看点:非遗“双创”走新路|施秉县舞水云台有限公司苗绣产业数字化
2023-03-08 17:09:11 天眼新闻

这几天,施秉县舞水云台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龙宇十分忙碌,他精心挑选创意产品参加3月份的两个全国性展览展销活动。“3月7日深圳中国家居家纺展和3月20日浙江义乌全国框画展,‘舞水云台’已备好亮眼的产品。” 龙宇说,历年参展众多全国展会给公司开辟了宽广的路,对苗绣非遗“双创”产品“走出去”有非常大的帮助,能对接上更多的客商和经销商。


【资料图】

龙宇(右)携产品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。 陆青剑 摄

“舞水云台”公司多次在全国性展会上亮相的苗绣框画,既赢得口碑也赢得市场。龙宇介绍,深圳的中国家居家纺展,他将带刺绣墙布类和刺绣装饰画类50多件产品赴会。而参加浙江义乌全国框画展,作品都是团队精心设计的苗绣画,每件拿出来都是精品。

“舞水云台”创新苗绣产品。

“‘舞水云台’发展10多年,已在全国打开市场,全国的经销商有很多,因为我们的产品独一无二,因此市场表现比较出色。”龙宇开心地说,他的母亲龙禄颖作为创始人和法人代表,全面管理公司,而他主要在运营推广上发力,去年他就带着苗绣产品飞三亚、走海口,去广州、赶上海,施秉的非遗创意产品与大都市的消费市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。

舞水云台”两代人进行苗绣传承,左为龙禄颖。

龙宇的母亲早年在深圳打工,见证了一个小渔村的蝶变。受先进理念的影响,“舞水云台”从诞生开始就循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向。“我们的产品研发有两类。一类是生活方面的,把苗绣传统的纹样、故事与现代生活链接起来,做成抱枕、T恤、桌面摆件、墙画等文创产品,让当下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更能了解和喜欢。一类是传统方面的,消费对象都是少数民族群众。”龙宇介绍说。

贵州舞水云台苗绣帮扶车间。

以往,苗绣产品都是绣娘一针一线做出来的,龙宇的母亲和他发现,手工花费的时间太长,而且很多都是重复性的工作,两母子便提倡借助机器的速度来完成。“在‘刺绣’这个环节上,我们通过数字化转化,把刺绣工艺变成电脑能够识别的生产语言,再通过人工进行点缀性的加工。”龙宇介绍,以前的生产百分之八十是人工,百分之二十是机器,现在这个情况反过来了。通过机械化,提高了产值,解放了生产力,这样可以让绣娘和非遗传承人来做更高端、更精华的部分。

“舞水云台”苗绣智能化生产。

在龙宇看来,数字化是实现“双创”必走的路子。从去年3月开始,公司就积极把传统的苗绣产业进行数字化结合,搭建“贵州舞水云台苗绣工业互联网平台”。龙宇兴奋地说,在这个平台上,有1297个绣娘的数据库,哪些绣娘擅长平绣,哪些绣娘擅长锁绣,哪些绣娘擅长破线绣,都分门别类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平台上,公司接到大订单时,可根据这个数据库显示出来的信息,及时、精准地给绣娘分发订单,提升了产值,生产效率也提高了。

“舞水云台”在民族村寨传授苗绣技艺。

自实行数字化以来,“舞水云台”的产品的种类变多了。龙宇说,以前的苗绣更多的是小面积的刺绣,如果手工制作,耗时长、价格高,消费者和客商接受不了。“现在我们通过数字化苗绣,用机器代替了以前的手工。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,去年公司也突破了2600万元产值。”

文/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

图/受访者提供

视觉/实习生 明雪

编辑/邱奕

二审/赵相康

三审/黄蔚

最新新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