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整理|吴莹
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。OpenAI CEO参加美国国会听证会,ChatGPT iOS官方应用上线;微软CEO:小型公司仍可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;360与智谱AI宣布战略合作,共同研发千亿级大语言模型;谷歌最新AI大模型数据量扩充5倍;北京公布通用人工智能发展21项措施;英伟达与ServiceNow将合作开发定制大模型……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。
美东时间5月16日,OpenAI公司CEO山姆·阿尔特曼(Sam Altman)首次参加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听证会。面对议员提出有关AI影响选举、就业和过度集中于少数企业的问题,他呼吁美国政府对AI技术应进行更严厉的监管,并表示OpenAI以及谷歌等同行都应当承受压力。 当地时间5月18日,OpenAI在官网宣布,在美国推出了适用于iOS的ChatGPT应用程序,官网还附带了该应用在苹果App Store上的链接。页面显示,这款名为“OpenAI ChatGPT”的应用仅适用于苹果手机iPhone,仅支持英语,年龄分级为“12岁以上”。下载应用是免费的,但会提供APP内购买项目——目前仅有售价19.99美元的“ChatGPT Plus”。 微软CEO萨提亚·纳德拉(Satya Nadella)在5月16日播出的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(CNBC)采访中表示,微软和Alphabet公司可能会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,但市场仍有竞争空间。 纳德拉表示,小型企业进军人工智能的能力将“取决于产品的市场适应性”,而且不能保证微软和Alphabet将是“唯二的强者”。“有很多其他的人已经进入了搜索市场,”他说,“对我来说,这应该是值得庆祝的。” 5月16日,360和智谱AI宣布达成战略合作,双方共同研发千亿级大模型“360GLM”。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,此次与智谱AI合作,正是借鉴了微软和OpenAI这种大型科技企业+重点科研机构的产研协同创新模式,期望打造中国的“微软+OpenAI”组合引领大模型技术攻关。5月17日消息,据报道,谷歌上周发布的最新大语言模型使用的训练数据,几乎是2022年的上一代模型的5倍。得益于此,该模型在编程、数学和创意写作方面的表现更为优秀。
近日,《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(2023-2025年)(征求意见稿)》公布,从算力、数据、算法、应用、监管五大方向,对北京大模型发展提出了21项措施,于5月12日至5月19日面向公众征集意见。
《征求意见稿》在“加强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”“提升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能力”“系统布局大模型技术体系,持续探索通用人工智能路径”“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场景应用”“探索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”这5个方面提出了21项具体措施。
本片围绕人工智能的诞生发展、创新突围、社会影响、安全伦理、人的价值定位以及未来趋势等六个方面,深层次呈现了与人工智能紧密相关的技术突破、科学哲学、道德伦理、人类发展等多维度属性。
5月16日,小冰公司宣布启动“GPT克隆人计划”,首批限制300个名额,最短三分钟采集数据,即可创造源于本人性格、技能、声音、外貌的AI克隆人。同时将提供平台,便于本人把认证的克隆人,有偿或无偿提供给自己的受众。小冰公司表示,将随计划推进,逐步放开人群及名额限制。目前计划在年底前,将GPT克隆人规模扩大至10万人。
。END 。值班编辑:王怡洁 审校:胡楠楠 制作:姜辰雨 关注“中国企业家”视频号
[ 推荐阅读 ]